关于我

我的照片
Pulau Pinang,槟城, Malaysia
热爱文字与大自然。 长期投入访谈,文字与咨询工作。 善于聆听人心,善于发掘每个人的亮点。 助人从情绪中认识自己、活出真实的自己。 推广"自我疗愈,自我赋权"的生命教育。

Simply Joy Studio

巴哈花精情绪咨询与工作坊(线上进行),蜕变游戏工作坊(单人或小组,线上进行),FCP组织蜕变教练指导,询问:016-2852025
电邮:bachflowerpenang@gmail.com

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

她的吃饭进行曲


即将迈入23个月,朝2岁叛逆期前进的乔妹。

为娘的太懒惰了,一直忘了记录她的成长。说话理解方面,活脱脱是个小大人,会看人脸色给反应。可以说完整的句子,如“乔乔要自己吃饭”,“我要吃饼饼,不要面包。”“妹妹吃饭的围兜呢?”,“妈妈带我去Playground”。最近叛逆的几率提高了,总喜欢说“不要不要!”。

翻照片看到她进食的照片,觉得很可爱。这次就谈吃饭吧。

我是一个不主动喂孩子吃饭的妈妈,也不是不耐烦,只是认为,吃饭是孩子最好最棒的游戏,可以训练手部肌肉,平衡感,还有对食物的情感。

我一直觉得,孩子饿了自然会吃,进食是不必训练的。刚开始我做的所谓训练,就是在旁与孩子一起享受美食。孩子观察力强,你怎么吃,他就怎么吃。你吃蔬菜,他也会要求吃蔬菜。你吃得开怀,他也会吃得开心。

儿子大约1岁半开始就独立的自己吃饭,妈妈从此没有再喂食过。不必喂孩子吃饭,这真是太轻松的一件事了。出外聚餐吃饭尤甚,孩子在旁自己进食,我都是轻轻松松与亲友边聊天边享受美食。

隔了几年妹妹来了,自行吃饭这回事,还可以吗?




11个月的乔,有一天我要喂她吃米粉。她示意要自己来,开始发现吃饭的乐趣。

就这样,开始自行吃饭的日子了。




我买了超长型的食物围兜,她每天都安静的坐着用餐。有时在婴儿椅,有时在客厅的咖啡桌。有一阵子她要求每餐都得喝汤,极喜欢吃汤里的菜头红萝卜,所以,食物分量看来很大。

有时她吃不完,我不想浪费食物才喂她。 喂到她拒绝了,也不勉强。




她的饮食喜好跟哥哥很不同。她喜欢吃面食,不爱白饭,喜欢吃硬物如玉米。很早就不吃粥,炒米粉一度是她指定的早午餐,可以吃得干干净净。大约1岁半,她用餐具的功夫很到家了。



当然,你让孩子自己吃,必须有很大的耐性,做很多善后功夫。


得忍受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吃。吃得一脸都是,一头都是,一地都是。她享受用餐的乐趣,有时会用手去拨弄碗里的汤,把菜头抓起来扭碎再送进口。也喜欢把米粉摔到地上,再哈哈大笑。对她而言,吃饭或许是一种充满可能性的游戏。




有时还会发生意外,汤碗盘子摔倒,食物汤水掉了一地。她状似无辜的哭了。很多善后工作,但都不重要。学习是个过程,每摔倒一次,她就更懂了。





1岁半以后,我以为她从此就能继续好好吃饭了。因为她吃饭的技巧都能够好好掌握了。结果不然。她比哥哥更有个性呢。


哥哥进食的性格是,你给什么,他就吃什么,而且大部分时候都会自己吃完。


妹妹可以自己吃,但对吃什么开始有主张,也对吃的地点,吃的方式,吃的容器有要求了。


有时会觉得一成不变的进餐方式太无聊,不肯吃。然后就撒娇要求妈妈喂。

有一天晚餐,她再度玩罢吃的游戏。对待孩子罢吃,我首先采取的应对方式是,你现在不吃,就不要吃吧。我不会即时发难强迫。待会饿了,自然会讨吃。于是我们不理会她,继续自在的进食。

结果,她竟然对桌上的饭煲有兴趣,吵着要吃里头的饭。

我很惊讶,但也很自然的把饭锅递过去,她随即挖白饭,大口大口的吃,吃得尽兴极了。我们看了都哇哈大笑。


对小娃儿而言,这个饭锅很新奇,大口吃饭很过瘾,这真是太新鲜美好的吃饭体验了。


吃饭,真的很好玩。自由的让她玩,也就让她有新的体验。


出外聚餐,她都会乖乖自己吃完。想当然尔,外面餐馆的饭菜味道浓厚,吃饭的气氛也不一样。


有亲友第一次看见她自己吃饭,会感到惊讶。也见过陌生食客频频回头看她。

开始时我觉得奇怪,每个孩子不都是如此的吗?我以为,每个孩子都能自己吃饭。喂饭,只是大人的习惯吧?


后来到了别人家,看到别的孩子吃饭,才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。有Kakak追着喂食的,有严重偏食的。有孩子边玩边吃,边看电视边吃,妈妈/婆婆喂得好辛苦。还有孩子不喜欢吃饭,妈妈强迫不来,就泡奶当正餐。


开眼界了。


其实并没有对错,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,饮食习惯也不一样。我不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比别家孩子棒,这样的比较很无谓,也很无聊。反正怎么吃,孩子都会长大的。小时不懂得自己吃饭,长大了自然会懂。


只是觉得,在育儿路上,我做得最对的其中一件事,或许就是很早让孩子好好自己吃饭。因为,看着孩子自行独立的吃饭,全然的享受自己手中的美食,真是太美好的一件事情。


而且,我深深觉得,孩子对食物,对进食的热情,就是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,把食物送入口的那刻开始。



即将踏入2岁,乔妹进入模仿的阶段。她看到爸爸妈妈用筷子,非常好奇。看了几次,她推开汤匙叉,很认真的对我说:妈咪,乔乔要用筷子吃。

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玩玩。不到2岁的小娃,能用筷子吗?

这双筷子到她手中,可好玩了。想尽办法,她努力平衡力度,低下头,把食物夹到口中。失败很多次,屡败屡试。夹不到食物,她会再度观察我们怎么用筷子。成功了,笑得可开怀。



就这样,从用手,用汤匙,用叉,到用筷子,她的吃饭进行曲快到尾声了,该学的都学会了。我唯一做的训练,或许就是给她极度的自由,不过度干涉强迫,也不过度教导。


当然,偶尔她在家还是会耍脾气,不肯自己吃饭。问题可能在于餐具,食物摆盘,吃饭的方式。


我只能再想想办法,看看还有那些好玩的吃饭游戏,可以让这个贪新鲜,喜欢冒险的娃儿,每天都能乖乖吃饭,好好吃饭,享受吃饭。




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

从不可以到可以,好长的路。



人生总有许多第一次。

我的处女作,可可戚风蛋糕。不算成功,但入口绵密,我个人对蛋糕口味要求不高,很满意了。

蛋糕出炉时,大人和孩子都欢呼了。我心里很感慨。

要等到家里弥漫蛋糕香,这一天,真的等了好久。

我的主妇生涯走到动手做蛋糕的这一天,也真的等了好久。

部落格里的主妇个个聪明能干,入得厨房出得厅堂。就算没有大事报告,每天贴上漂亮的蛋糕菜肴图片,补上自家食谱,Show出一身好手艺,赢来博友掌声,足以高兴安慰一整天。

厨房,是家庭主妇另一个很重要的舞台。如果主妇也有年终审核,厨艺算是极为重要的一环。

那我,算是第几流的主妇呢?

但我不精于烹饪,不懂得/不想烘焙,是有原因的。

新来的朋友有的可能不知道,我儿子自小患皮肤敏感,之前的验血报告显示他对极多种食物敏感。6岁以前,他的餐单里从没出现过面粉,鸡蛋,奶油,零食,海鲜等。

以前,下厨对我而言是一件极为慎重又单调的工作。我下的功夫不是研究新菜式新口味,而是如何避开过敏食物,研究食物营养,食疗作用,各种饮食禁忌。

有时自己也心痒痒想做蛋糕,但孩子不能吃,做来干啥?就算买了蛋糕回家,要吃也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口吃。

下厨,烘焙,总要有个推动力嘛。

去年开始,妈妈开窍了。与其相信医生,养生专家都没有疗效,不如信任孩子的身体。

慢慢的,放开了对儿子的饮食限制。

可以吃面包了。可以吃面条了。可以吃鸡蛋了。可以吃外食了(最可歌可泣的时期,儿子完全吃住家饭,每次出外都必须带便当)。可以吃鱼了。可以吃冰淇淋了。

从不可以到可以,这个过程很缓慢,目前还是进行式。

所谓的缓慢,是指妈妈,我对孩子身体的信念,我对食物的信念。

我一直不信任孩子的身体,不信任他是健康的,有自愈能力的。因为,看过的医生都说,他体质弱,体质很差。 这个不信任,其实对他的影响最大。

过去,每次孩子进食,我都会习惯性的用目光“扫瞄”食物一轮,同时思考:这个食物OK吗?不OK吧?这个食物有加工品吗?有防腐剂吗?皮肤痒跟昨天的食物有关吗?

然后,每天会检讨孩子的皮肤,翻查书籍网上资料,思考哪种食物跟过敏有关。对孩子实施很多所谓的“健康饮食讯息”,每天说很多“你不可以吃这个,这个不健康。不可以吃那个,那个吃了会痒痒。。。”类似的话语。

这几年的饮食/育儿生涯,就是这么过的。

辛酸吗?

坦白说,曾经一度我很辛酸,很沮丧。我不知道在这种过度的保护下,孩子与我的人生,还有什么快乐可言。

当我不快乐,孩子也不快乐,身体频频出状况,看越多医生状况就越差。

原来,处处约束,处处限制的生命,情感无法流动。情感无法流动,生活是呆滞的,能量是低落的。

当我终于看清了这个事实,首先,我要彻底清理对孩子身体的信念,清理对食物的信念。

改变的过程是,我信任自己,更信任孩子。我坚信自己的心态必须改变,孩子才有机会改善。这里头的学问可大了,这里就不说了。

至于如何改变对食物的信念,就是在烹饪时,进食时,对食物充满爱,充满感恩。不管在家或出外进食,都要珍惜每一餐的食物,也教导孩子对食物感恩。

就算是偶尔进食所谓“极为不健康”的食物,也心生感激,把内心的负面信念清理,然后开心的与孩子进食。

有时候,是我们对食物的过度恐惧令身体生病,而不是食物本身。这是我这半年多以来,最大的领悟。



你会问,这样放开饮食,孩子健康状况如何?皮肤还好吗?乱吃还会过敏吗?

有时会,有时不会。反正,我不当一回事了。过不过敏,生活还要过,饭还是要吃的。但总体来说,状况比以前好太多了。

只要我的心是信任的,我对食物只有爱没有恐惧,我与孩子都处在正能量,其实,吃什么真的没有太大影响。

我发现孩子的情绪,人际关系,父母的关爱,管教的方法对健康的影响最大。因为孩子是情绪马达,很容易接收外界的情绪能量。如果妈妈悲观,经常情绪低落,或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,或日常行为备受约制/限制,久而久之,身体就会表现出来。

这个部分,真的比食物更重要,也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。



说回烘焙吧。

家里每个人都爱吃面包。做面包比较难,现在孩子吃的是有机店里比较健康/无奶油/无添加物的面包。每个月花在面包上的费用,促使我这个懒妈妈真的要动手学烘焙了。

对于天天吃,大量吃的食物,我还是有一个坚持。

我主张天然。一般坊间卖的面包蛋糕都含有很多人工添加剂,偶尔吃无妨,但自己做的话,当然要用最天然的材料。

面包难度高,还是先从蛋糕下手。上网抄了些食谱,去T超市买了最便宜的烤箱搅拌器,开工了。(至于为何买便宜货,因为担心自己3分钟热度。我家老板一直不看好我能做得出蛋糕。)

不过,蛋糕一周顶多做两个吧。总不能天天吃蛋糕当早餐吧?自己做了才知道,那些糖份油份还真不低呢。而戚风蛋糕,已经算是油份糖分最低的蛋糕了。

第一次做戚风,我用了面粉,纯葡萄籽油,有机纯可可粉,鸡蛋,糖。看到很多食谱有加入牛油,塔塔粉(这个是什么啊?一种化学添加剂吗?)等。

不用牛油,是因为对人工色素仍有疑虑,一般牛油奶油大都含有黄色素。(哦,这个负面信念,我要努力清理。)

这半年来,我观察到儿子几乎对所有天然“真食物”都OK,但对人工添加剂,特别是人工色素比较有反应。

所以,今后我学烘焙的最大挑战是,不用牛油/奶油/添加剂去做面包蛋糕。有高手给建议吗?

暂时我想到用纯椰子油替代牛油奶油。如果实验成功,再放上来分享。

不一样的烘焙挑战,我来了。意思意思,也给我点掌声吧。

运用巴哈花精转化情绪🌸

  陷入忧郁、低落、沮丧,让人觉得很痛苦。 无处可诉,无人能懂,焦虑无助。 找人倾诉,常会听到:“不要这样想,不要想太多。加油!”等话,更加重了自己的苦楚,似乎有这些负面想法是不应该的、不正常的。 越想要用理性去压抑及逃避这些感受,却越感到痛苦。 英国巴哈花精 Bach Flow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