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很努力,孩子有进步,孩子成功了,让孩子知道妈妈为他感到高兴与骄傲,很重要。
孩子做不好,孩子很无力,孩子失败了,让孩子知道妈妈聆听到他的失落与失望,也很重要。
多少人一生努力打拼,只为了得到父母一个肯定的眼神,一声:”好!”
也有多少人活得战战兢兢,不敢犯错,不敢不求进步,只为了得到父母一个接纳的眼神,一声:”没关系,你已经很好了。“
成长过程中,是什么让自己选择去相信:“我是一个很够好的人?”,或者倒反:“无论我怎么做,我都不够好,不被肯定”?
在探索自我价值的过程中,不难发现,生活中容易感到自责、害怕犯错、不够信心、难以作出改变、对他人的言语过度敏感、害怕被否定,自我要求高等等,都跟小时候如何被对待有关。
![⭐](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b4/1/16/2b50.png)
个案小晴(别名)是个敏感的孩子,从小渴望被父母关注及肯定。父母对她严厉,总会指出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,她一直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希望得到父母的在乎及肯定。
某次考试,她终于考到好成绩,兴奋的想要跟父母分享,希望得到一声肯定。
回到家里,小晴拿出考卷跟妈妈说自己这次考得很好,没想到妈妈的反应冷淡,压根儿都没看她一眼,反而转过头去关心弟弟的成绩。
当下,小琳愣在那里,拿着考卷的手变得僵硬,内心受到了冲击,深深感觉被忽略的失落与悲伤。
妈妈就是这样,只关心弟弟,却没有看见我的努力。考得好没奖励,做错了却被讲。咨询中重提到这件事,小琳才知道,自己对妈妈有着愤怒的情绪。
长大后的小晴,总是害怕犯错,即使做得好,也很难去肯定自己。
也有其他个案,一直在工作上拼命,努力赚钱,想要更成功,即使已经达标,内心却不满足,身心也疲惫不堪。
探索过程中发现,这些目标背后真正的渴望,其实只想打脸父母当初对自己的否定,听见父母对自己说一声:“好!”。
然而,很多时候,如果情绪没有得到流动,信念系统没被检视,即使拼命努力,奋力想要证明自己,最后只是耗尽心力与体力,一再陷入失落与失望。
内在那个渴望被肯定的孩子,始终等待着被看见,被接纳。
![⭐](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b4/1/16/2b50.png)
能不能在【孩子/自己】做得好的时候,看见自己的付出,肯定自己的进步,表达对自己的感谢?
![⭐](https://static.xx.fbcdn.net/images/emoji.php/v9/tb4/1/16/2b50.png)
能不能在【孩子/自己】做不好的时候,承认自己的不足,接住自己的无力,表达对自己的允许?
这是一种,打从心底对孩子,也是对自己最大的支持与祝福。
如果父母以前没对我们做,或做得不够多,那就从自己慢慢做起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