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7年,30岁的巴哈医生正忙碌于看诊及疫苗研究工作。某天,他因严重内部出血而病倒,最后接受了癌症治疗手术。当时,医院断定他只能多活三个月。
巴哈医生不顾一切,下定决心在有限的时间内继续他的研究工作,以完成人生使命,最终竟然神奇地康复了。这个经历令他深信,一个人只要拥有明确的生命目标,全情投入及依循人生志业,对个人的精神与健康有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
巴哈医生出生于莫斯利 ,在伦敦训练成为一名医生。从业多年,他认真研究细菌对慢性疾病的影响,他发现到病患无论呈现任何生理症状,都和个人的性格及情绪有关联。后来,他对传统医疗只治疗病症而不是疾病的根源越来越不满意。
他相信,有效的治疗必须处理疾病的起因,于是决定深入研究免疫学,最终逐渐地研发了巴哈花精。
1930到1935年间,为了从大自然中寻找疗方,巴哈医生放弃了盛名的医师生涯。每找到一种花精前,他都会历经精神上与身体上的极大痛苦,直到找到某种植物来解除状况,他所寻觅到的花卉植物都蕴含能够平和各种负面情绪的正能量。当第38种花精与复合花精出现后,他知道这套系统已经完整,涵盖人性所有层面及疾病背后所有的负面心态。
巴哈医生认为,疾病是我们内心深处传来的讯息,劝导我们要改变内在失衡、调整生活作息和人生观。一个人的健康会随着负面情绪的转变而康复,而花精能让人们平衡情绪,从而改善健康,只要我们有觉知力,内在的自愈能力就能运作。
1936年11月底,巴哈医师在睡眠中安祥辞世,他的人生任务已经完成,他的工作与责任托付给受训过的朋友与同事。至今,英国巴哈中心仍积极参与花精咨询与教育,受托付者负责守护巴哈花精的三大传统: “单纯,简单,完整。”
巴哈医生于1936年去世后,80多年来,巴哈花精在全世界被普遍使用,帮助成千上万的人走上真正的疗愈、回归真我之路。
今天是2020年9月24日,也是巴哈医生134岁的诞辰。让我们一起感念于巴哈医生的大爱,把如此正面美好的花精系统传承下去,让更多人受益于大自然的纯粹疗愈力量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